“你上次真正开心是什么时候?”
前两天和查查出去喝酒。
酒过三巡,开始聊到最近的状况。
“没什么不开心的,也没什么开心的。”
查查说着,又倒了一杯酒。
他前阵子刚找到一份在银行的工作,遇到的上司不错,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算融洽,但不知道为什么——
“就是提不起劲来,感觉没意思。”
不止是查查。
那天一起喝酒的Vivi和磊子也有这个感受。
Vivi刚找到一份投行的实习,磊子在做自由插画师。
平时在朋友圈里,他们发的生活片段或文艺或高大上,看上去活得充实而有趣。
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其实也不怎么开心。
“有时候我也怀疑是不是自己太作了。明明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之前也一直在为能以此谋生而努力。但真的做了一段时间却觉得:
啊,日子过得好慢呀。”
磊子叹道。
“所以,你上次真的感到开心是什么时候?”
在被查查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愣了大概两分钟。
那两分钟里,我试图搜寻出关于快乐的记忆,但时间线却好像都有点久远。
在占比很大的记忆里,充斥着无聊、焦虑、孤独,以及琐碎的因为看剧、刷图片而引发的笑意。
事实上,在查查问我之前,我也已经隐约有了这样的感觉:
好像,现在越来越难开心了。
每部好看的剧快结束时,会极度惋惜和害怕,为了避免陷入长久的空虚里,要赶快去找下一部。
在社区里刷到有趣的段子后,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刷下去来消磨时间。
完成一个项目后,希望能马上开始下一个项目,以求获得价值和存在感。
一切仿佛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。
不过,很奇怪的,当我意识到自己其实“没那么开心”时,反倒觉得松了口气。
就像是之前一直觉得身体不对劲,但不知道“出毛病”的地方在哪里,去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,原来是哪里和哪里出了问题。
事实上,最可怕的可能是,很多时候,我们都没意识到——
原来自己没觉得太开心。
如果一切都很正常,一切也都往好的方向发展,那么,好像没有理由不开心才对?
但不是的。
一切都正常只能让我们可以避免“痛苦”。如果没那么开心的话,可能意味着,现在的生活缺少了目标和新鲜感。
而只有意识到这些,我们才能给自己去创造这些东西,从而让自己快乐。
我们都太轻视“开心”这件事了。
或者说,我们都太轻视了“好好生活”这件事。
我们很少去问自己:
你今天开心吗?
你今天过得好吗?
于是我们只是浑浑噩噩地起床,浑浑噩噩地上床。
然后一晃眼,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。
那么不妨,从明天起开始认真审视自己,并保持新鲜和好奇:
送自己一朵好看的花,学做一个好吃的甜点,看原来没看过的书,走原来没走过的路,去以前没去过的小店逛逛,认识完全没接触过的人。
就像是《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》里,松浦弥太郎说的:
只要日子过得新鲜有趣,人就有仔细过生活的动力。
在做完这些后,即使没有觉得快乐,也一定变成了一个更懂得生活的人了。
然后,一定有一天,快乐会自己找上门来。
“你上次真正开心是什么时候?”
“上一秒。”
发表评论
